2013年9月15日 星期日

我對這次馬主席對王金平院長制裁的看法


我對這次馬主席對王金平院長制裁的看法

撰寫者:金秉和(空軍退役上校) 撰寫時間:102/09/14

  馬英九總統在處理王金平事件中,民調會下滑到11%,這代表了什麼樣的訊息?代表了馬英九做錯了事?還是代表王金平沒有做錯事?還是代表了台灣的老百姓太容易被媒體所左右?今天每到選舉,大凡聽到的不是「含淚投票」,就是「蘋果比爛」。而選舉結束,除了那些少數政黨的狂熱支持者,很少聽到、看到「全民稱頌」、「額手稱慶」的場面。人民對政治的冷漠其來已久,那是對政治長期失望之下才會發生的結果。怎麼會這樣!這是每位沈默的台灣民眾心中揮之不去的「夢魘」。然而,真正造成這個「夢魘」卻是全國老百姓缺乏一個具有正義、道德、公平、專業的媒體。我們不能怪老百姓「無知」,因為「知識」是要被「正確」教育的。我們不能期望一個心術不正,專業不精,觀念不清的老師,能教出「識真假」、「判是非」、「守義理」、「知分寸」的學生。台灣的媒體,長期被商業和政治侵潤及吞食的情況下,已無法做到民主體制下真正的「第四權」了,這是台灣的悲哀!

  從立法院長王金平的「關說」說起,這件事一般大眾的心裡反應可能是「這有什麼!」,真正的意思不是「這件事是對的」,而是這種現象在台灣或中國的官場文化中實在是太平常了。中國人的講「人情世故」,讓「做事容易,做人難」變成了職場、官場中,為人處事的信條。也是因為這種文化,讓中國人或是亞洲人到了西方國家,變得特別守法,守法到讓國內的同胞感到「吃驚」,因為這些人知道西方人不太講人情世故。經歷過這二種不同文化洗禮的同胞,我們很少聽到他們在責怪西方文化的不是。沒有經歷過這二種不同文化的國人,卻有許多人讚羨西方講法治的社會氛圍。老實說,這種內心價值觀的落差,對應起這起馬總統對立法院長的作為,就是一個最鮮明的例子。既希望有「法」,又可以容許「不法」!
  事件發生後,「打擊異己」、「新仇舊恨」變成了馬總統做這件事情的「本意」。就事而論,今天立法院長若知道會被監聽到他與民進黨柯總召就其司法案件的「安慰」通話的話,他還可能這樣毫無顧忌地去說嗎?我想憑其政治智慧應該不會去做吧!這代表了什麼意義,第一、這種事在法律、道德和其職務上來說是不應該、不對的事。第二、王金平院長跟本就認為這是小事一件,而且極有可能類似這種事對他來講,已經是一種常態的現象。

  相信一般民眾心裡比誰都清礎,民意代表或政治人物他們的通訊若能被隨意監聽,那不但是「臭不可聞」,極可能會「動搖國本」。現今的政治人物有幾個可以讓老百姓相信「他是乾淨、清白」的,若能做民調,我看可能是不到11%,應該比對司法的信任低的更多。

  退一萬步來說,今天就算馬英九總統認為王金平院長「非我族類」、「恥與為伍」,但只要他沒有運用違法、設陷或透過不正當的手段來打擊王院長,其可議之處可在!所謂「物腐而蟲生」,要怪只能怪自己行為不端,夜路走太多,終於碰到鬼了。一般老百姓太容易被媒體或大眾情緒所左右,這是因為「弱者形象」的塑造,很少媒體及輿論能夠「很專業」、「很平衡」、「很深入」、「很客觀」地去查証報導事件的本質,總是用最廉價的方式來搏取新聞版面。社會大眾被暴露在這種媒體「洗腦」式的報導之下,真象及本質就被糢糊掉了!實事上,一個職務愈高,權利愈大的人,是愈需要更高的道德規範,而不只是法律規範,否則何以制止位高權重的人規法犯紀,塗炭民生呢!

  媒體及名嘴批判馬英九總統在本次事件中,「專制獨裁」、「心狠手快」、「缺乏程序正義」。持平而論,在處理類似事件的比例原則上,確實讓人感到速度上的訝異。不過,這種「訝異」應該是基於對以往常態性作法的比較,但卻不應該是評論一個人是否「專制獨裁」、「心狠手辣」的依據。真要說馬英九「專制獨裁」、「心狠手辣」相信絕大多數的人不會認同。因為要真是這樣,他也不至於當了五年總統及黨主席,還統合不了國民黨,尤其是國民黨的立法委員。而且相較於「李登輝」及「陳水扁」,他仍差之甚遠。至於「程序上」是否有瑕疵,你我是局外人,也不黯國民黨的內規,快慢之間實難給予客觀地評論。倒是這次台北地院接受王金平提起確認國民黨黨籍之判決,反而會讓人有「司法」被拖入「政治」泥淖的感覺。

  立法院的議事不彰,早已到了無可容忍的地步,各種阻礙立法效率的現象,也已見怪不怪。政黨可以為了一己的利私,把全民的福祉陪葬。王金平擔任院長已15年,主持議事不能符合民意要求,實已難辭其咎,就算馬英九不辦他這次事件,他也早該無顏任此院長一職才是,然何以厚顏至止,實政黨之責,及人民的縱容所至。
(陳敦銘提供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